空間平面方程式與等角度投影

(空間平面系列之三)

1.前言

傳統之等角度或等面積投影,需利用已繪製完成之投影網圖,繪圖作業及資料處理不甚方便,尤其是在處理平面繞傾斜軸旋轉投影作業時,既費時費力,也容易出錯。為配合P.C電腦作業,因此筆者早在1987(現代營建88~90期)曾推導出等角度及等面積投影之基本公式,為讀者提供一套既完整又清晰之觀念,並能對圖解法答案之校核或對岩坡穩定問題及構造地質學之研究,有所助益。所謂等角度投影(Equal angle projection)亦稱立體投影(Stereographic projection),或稱伍爾夫投影(Wulff projection);至於等面積投影(Equal area projection),亦稱之為施密特法(Schimidt method)。

2.等角度投影

今如假定通過參考球體中心之赤道面2.1)為投影水平面,則投影水平面與參考球體相交之軌跡稱之為投影基圓(Primitive circle)。根據定義:等角度投影為代表空間向量之A點(圖2.1)及天頂(Zenith)T點[單位球體座標(0,0-1)]連線,與通過參考球體球心之水平面(基圓)相交於A點,此A點即為A點之等角度投影點。若將參考球體上大圓圓周每一個點與球體天頂T連接,則各連接線圍成一圓錐體(基圓通過球心),此圓錐體與投影水平面相交之處為圓。如僅考慮下半球之投影,則參考球體大圓與投影平面相交部分為圓弧,此圓弧即為下半球球體投影之全景軌跡投影(Cyclographic projection)。今假定取通過球心O(0,0,0),並包含圖2.1中任意向量OA之垂直平面如圖2.2所示者,因任意向量OA之傾向為p,傾角為q,OP為垂直不連續面之單位法線向量,則依等角投影之定義,AP分別代表向量OAOP水平面之投影位置。如令OA=〔x,y,z〕=[cos(p)cos(q),sin(p)cos(q),sin(q)]…………………(2.1)

又令參考球體半徑為1單位長度,則

OA|=tan(45°-)………………(2.2)

假設A(x,y,z)點在投影水平面之投影點A之座標為(x,y,0),則

 ²+y²=tan²(45°- )=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2.2)

T(0,0,-1)、A、A三點共線,可求得:

x=± (下半球投影z>0 取正號z<0 取負號)…… (2.3a)

  x=cos(p)tan(pi/4-q/2) …… (2.3b)

 

 

 

 

y=±  (z>0 取正號z<0 取負號…(2.3c)

y=sin(p)tan(pi/4-q/2) …… (2.3d)

(2.3)為空間任意點A(x,y,z)等角度投影至赤道平面上點A(x,y,0)基本之轉換公式,如為上半球投影,則依式(3.4)所計算出之xy必須變號公式2.3為可逆性(Reversible)公式,由投影座標x,y則可反算x,y,z

x=2x/(1+x+y)……(2.3e)

y=2x/(1+x+y)……(2.3f)

z=(1-x-y)/(1+x+y)……(2.3g)

2.3為利用式(2.3)所求出之投影後大圓圓心、極點及傾向位置點之綜合示意圖。

 

2.1平面等角度投影關係示意圖

2.2任意向量等角度投影示意圖

2.3等角度圓心、極點及傾向投影示意圖

 

空間平面上單位球體上大圓之任意座標(x,y,z)可利用公式(2.3)將其一一投影至水平面上,連接所有之投影點即為所求之等角度投影投影大圓,或利用公式(2.4)直接繪製。

(x-)+(y-)=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2.4)

上式中[a,b,c]為通過球心之平面ax+by+cz=0之單位朝下法線向量。

另觀察如2.4中,假設不通過圓心之任意平面ABC與單位球體所截之圓上任意單位位置向量de為垂直於平面ABC之單位向量,

e =〔e,e,e〕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2.5)

2.4不過圓心平面(小圓)投影關係示意圖

d =〔d,d,d〕=〔cospcosq,sinpcosp,sinq〕…………(2.6)

de旋轉,由ed=cos關係可得:

(x-)+(y-)=()………(2.7)

   式(2.7)中如=90°,則e=[a,b,c],則式(2.7)同式(2.4),此即表示大圓等角度投影為小圓等角度投影之特例。

 

3.等角度投影網電繪製原理介紹

    不論是單位向量或大小圓等角度投影圖繪製,都可利用投影基本公式直接作業。唯如等角度投影圖網,或等面大小圓投影圖及投影圖網繪製,或構造地質學、岩坡工程學向量(平面)旋轉等之圖解法作業中,在過去電腦並不普遍之年代,是相當費時費力且容易出錯,精確度亦不高。此類投影圖之電腦繪製工作,過去都是非常專業的,也非常神秘,尤其是繞傾斜軸旋轉者,更是珍貴的不得了(好像是屬專賣?)。但所謂『江湖一點訣,說破不值一文錢』,讓筆者說給您知道,其實只要利用平面方程式再加上一點小技巧,您也可以自己動手D.I.Y一番。如3.1中之任意平面(小圓)方程式為:ax+by+cz=d,(=1.0,=1.0),與大圓(方程式ax+by+cz=0)。今如欲繪製小圓之圖像及其對應之等角度(或等面積)小圓之投影網圖時。因任意平面單位法線向量= [a,b,c]為已知,平面上任意向量為

[x,y,z]=[cos(p)cos(q),sin(p)cos(q),sin(q)] …………………(3.1)

,因[a,b,c]•[x,y,z]=cos(θ),可得: acos(p)cos(q)+bsin(p)cos(q)+csin(q)=cos(θ)=d…………………(3.2)

公式(3.2)中cos(θ)已知,如令l=acos(q),m=bcos(q),n=cos (θ)-csin(q) ,利用三角函數公式:= ,假定q=t°,可求出對應之p值。

代入公式(4.2)可求出[x,y,z],然後假定q=2t°,q=3t°,…………………,可求出各對應之[x,y,z]。將所有之[x,y,z]代入等角度[公式(2.3)*]中,可得對應之投影點(x, y),即

x,y=±(z>0取正號,z>0取負號) ,

 

以圓滑曲線連接各投影點後,對應之圖示即為所求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.1任意平面與單位球體相交圖形示意圖

 

上述求解亦可改先假定p然後求q,其餘步驟與假定q後求p相似。

前面兩種求(p,q)、[x,y,z]及(x, y)方法在平面接近鉛垂時(即法線接近水平),會發生(p,q)解答困難或誤差甚大之情形。為解決前述缺憾,首先求出一個(p,q)及對應之[x,y,z]值後,利用向量繞任意軸旋轉公式,將向量OpOT旋轉(5°或10°),求其旋轉後之[x,y,z]及(x, y),依相同程序旋轉2,3,…………,n=360°。連接所有之(x, y)即為所求之小圓投影。

Oq=[x,y,z]=( Opr)(1-cos)r+cos( Op )+sin( Op×r)………(3.3)

 

至於包含OpTT之大圓平面OTpT’,亦可以比照小圓投影方式,以Op為起點旋轉一周,求對應之[x,y,z]及(x, y),連接所有之(x, y)即為所求之大圓投影。解合乎ax+by+cz=d,=1.0,=1.0三方程式之任意點座標(x,y,z)VB電腦程式,您可上網站http://www.chday169.url.tw下載Sub OnePointOnUnitsphere)或Sub PointOnUnitsphereGiven1Variable()

 

3.23.3分別為2x+4y+2z=0平面小圓及2x+4y+2z=5平面大圓的全軌跡投影(紅色線條,藍色為基圓)

 

3.2等角度投影((2x+4y+2z=0)       圖3.3等角度投影((2x+4y+2z=5)      

 

3.4即為利用前述方法利用電腦所繪製之等角度投影網(旋轉軸090/0.01)3.5旋轉軸080/30等角度投影網,3.1為利用Excel VBA為130/60,ψ=90的平面大圓等角度投影(全軌跡下半球投影),3.2130/60,ψ=50的平面小圓等角度投影(全軌跡下半球投影)。

   3.4電腦繪製之等角度投影網(旋轉軸000/0.01)       3.5電腦繪製之等角度投影網(旋轉軸080/30)

3.1 130/60ψ=90平面大圓等面積投影Excel試算表

3.2 130/60ψ=50平面小圓等角度投影Excel試算表

 

3.5130/30大圓投影圖,有關其與走向N40側傾角、視傾角的量測,除可以圖中座標,依公式計算外,如依投影網,側傾角則沿基圓圓周(360°係均勻分佈)量測,視傾角則以投影網縱橫軸為為尺規,量測時將大圓走向與南北軸重疊(詳3.6),然後量測東西軸大圓傾向與投影網圓周間角度。

 

3.5 130/30大圓投影與走向N40視傾角、側傾角關係圖

3.6 130/30大圓投影與走向N40視傾角、側傾角量測

 

 

4.等角度性質

依據等角度投影之原理,空間任意兩平面(向量),投影後該兩平面之夾角(方向)保持相等(此特性在向量解法或圖解法求岩楔頂點座標時非常重要),而參考球體上之面積經投影後形狀雖無改變,但面積則有所改變。等角度投影之大圓、小圓及摩擦錐等投影都屬圓曲線,因此製圖簡單又方便。4.1為兩平面3D夾角與等角度、等面積投影後夾角變化4.1等角度投影後投影曲線間夾角變化;4.2為圓錐角20°時摩擦錐之等角度投影變化。綜合前述討論後,可將等面積投影與等角度投影性質綜合歸納如表4.2所示表4.2中α、β代表向量之傾向與正傾角,任意向量之傾向及傾角則另以p、q代表。空間座標(X,Y,Z)經投影後之平面座標則以(x、y)表示基圓之半徑均假定為1個單位長度。

4.1 空間3D及2D夾角變化

平面1

平面2

3D夾角(°)

投影等角度圖解夾角(°)

354/50

288/41

46.41

46.45

354/50

316/65

35.04

35.06

354/50

090/34

60.78

60.89

288/41

316/65

32.44

32.52

288/41

090/34

73.93

73.96

316/65

090/34

90.10

89.89

 

5.1等角度投影平面夾角    

4.2等角度投影小圓面積變化    

 

4.2 等角度投影性質綜合表

項次

性質

等角度投影

1

投影性質不變者

角度

2

投影性質改變者

面積

3

投影後圖形

4

向量(線)投影圖形

5

球體大圓投影後

6

球體小圓投影後

7

控制方程式

x =±X/(1+):  y =±Y/(1+)

8

投影座標原點至

傾向投影點距離

tan(45°-)

9

走向投影座標至

極點投影點距離

tan()

10

走向投影後

x =cos():   y =sin()

11

傾向投影後

x=cos(α)tan(45°-):  y=sin(α)tan(45°- )

12

極點投影後座標(下半球)

x=-cos(α)tan():   y=-sin(α)tan(  )

13

任意向量p/q投影點座標

x=cos(p)tan(45°-):   y=sin(p)tan(45°- )

14

投影後曲線

(x-)+(y-)=

15

小圓投影曲線

[x-]+[y-]=[]

16

大圓投影求兩向量3D夾角

cos()= *

17

等角度小圓投影求兩向量3D夾角

sin()=

* t=1+x+y;t=1+x+yθ為圓錐角之半

 

3D向量座標為[(x,y,z),i=1,2],其對應之投影座標為(x,y,0),

則空間中之任意兩個向量之夾角與等角度投影(或等面積2D)圖上之圓心角間之關係,表4.2中角度關係可以下列方程式表示:

cos=AAcos+BB 

A=
B== z(i=1~2)

 

首頁 | 空間平面與岩層位態 | 空間平面與等角度投影 | 空間平面與等面積投影 | 空間平面與岩層構造線 | 空間平面與隧道開挖 | 空間平面與岩楔及幾何性質計算 | 空間平面與鑽探取樣求位態 | 空間平面與隧道開挖穩定分析 | 空間平面與等密度圖製作 | 空間平面與露頭地質圖